一拉預算就崩盤?一網友說,加預算300美金從0點到7點就出了2單,后面降到200美金,13小時出了9單。明明加了預算結果效果卻不好,降下來反而出單更高。
首先我們要明白高的預算不等于高的轉化,就像上面網友的情況,將預算從300調整到200美金后,購買反而增多了。所以不要一上來就直接拉高預算,拉得再高也不一定能保證購買量就高,因此要循序漸進地加量。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采取多廣告組并行測試的策略。舉個例子:首先開設5個系列,每個系列預算為50美元,且每個系列的廣告組設置為1-1-1。當有一個系列產生了轉化后,我們保持其不變,并復制出2-3個類似系列進行測試。若復制的系列中有一個產生了轉化,就繼續復制2-3個類似系列,直到原始系列停止轉化。
5個系列肯定有好有壞,測試完可以把效果差的關掉,好的留下。具體關掉多少系列需要根據產品和客單價來決定。
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每投入的金額,例如:
3美元觀察點擊量。
5美元觀察加入購物車的情況。
10美元觀察轉化率。
一旦某個系列產生了轉化,我們可以先保持穩定觀察,如果后續仍有轉化,則可以考慮繼續復制或增加預算。在復制時,可以使用帖子編號來避免出錯。

復制原有廣告組到底要用同個受眾開組測試還是直接更換受眾,這是不少人疑惑的一點。其實如果你是為了測試不同的受眾群體,那么更換受眾是必要的。這可以幫助你了解哪些受眾群體對你的廣告更感興趣,哪些群體的轉化率更高。
然而,如果你復制原有廣告組僅僅是為了擴大廣告覆蓋范圍,而不改變廣告的目標和內容,那么你可以繼續使用相同的受眾。
畢竟使用未經驗證的素材去測試未知的受眾,實際上是在同時處理兩個變量,這使得在缺乏轉化時難以確定是受眾定位的問題還是素材本身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采用已經產生過轉化的素材去測試新的受眾群體,那么我們就可以更準確地判斷受眾的有效性。一旦確認受眾定位無誤,我們便可以引入新素材來觀察其效果,從而更有效地優化廣告策略。

當廣告組的產出轉化穩定且持續時,如廣告組在相同預算下,每天的轉化數量保持穩定或在一周內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這表明該廣告組已經成功地吸引了目標受眾并產生了積極的反饋。在這種情況下,增加預算可以進一步擴大廣告的覆蓋范圍,提高曝光量,從而有可能帶來更多的潛在客戶和更高的轉化率。因此,當廣告組展現出穩定的轉化效果時,增加預算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
The End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