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的其中一個品牌,收到工廠的開發信,是一家佛山公司,
做客戶開發的運營,應該沒什么經驗,連郵箱名字也是隨意用了“a”
然后找到一封模版開發信,連名字,聯系方式都沒有改,就開始群發了。
這個是不少公司遇到的情況,不少人是以工作“做了”為完成標準,而不是以“完成”為標準。
這樣工作人太多了,在過程中,偷工減料,以證明你是錯為標準
最后要結果的時候,只會告訴你:老板,這個方法沒用的,我早就說了。
我見過很多工廠在寄希望于獨立站,Tiktok視頻,發EDM找到客戶,工廠思維和營銷思路有很大不同,也不太清楚如何檢查此類工作。
如果讓工廠找專業的人士,相對高的薪資,以及對推廣內容不了的安全感,會讓工廠對他們望而卻步,而轉向沒有經驗的小白
期待小白們能自己努力,能看到工廠的不容易,從而激發他們的“良心”
但是能來工廠干的小白,基本就一個想法,老板傻X,我就想躺平,混日子,混個五險一金。
對于這樣的情況,我也沒有特別好的建議,同時也不建議去找服務商,因為他們大部分都不專業,而且收費還高。在這里我曝光一個無良服務商
比如我有個親戚也是做工廠的,1000多人工廠,找了年南通一家公司
叫:南通霸屏網絡科技,老板是個初中畢業就混社會的,在簽約的時候,老板帶著主管登門拜訪,在被拒絕后,可以在大門門口等一天,可憐兮兮,說要完成業績,就差跪下了。
心軟了,交了錢后,就沒有下文了,再聯系他們,老板不回復,主管說不關他的事情,后來離職去賣房子了。
有沒有合同?有的,但是條款也是偏向于乙方,也沒有精力和他們打官司。
大部分工廠的法律意識和管理意識還不是很強,遇到服務商的時候,基本沒有防范意識。
后來我們家親戚問我應該怎么辦
我給的方案,就是讓家里人去學習一下,然后自己上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只適用于體系完善的中大型企業。
小企業,凡事還是得親力親為。
如何寫開發信或者與達人建聯,基本邏輯是一樣的
我之前在一年內讓一個群組超過1w人,點擊這里觀看,就是用這個基礎邏輯
首先大部分運營者都是在以下兩點上做文章
①獲取更多的郵件數量?
②寫開發信的內容
專注在以上兩點會造成2個結果:
①回復率極低,甚至是零回復
②因大量發郵件造成郵箱被封(雖然有科技手段,但大部分人都做不了或者成本很高)
基于我在fedex的Department of solutions?工作經驗,習慣于做人物畫像以及找到KEY POINT
在KOL建聯或者開發信過程中,最重要的這些KOL獲得什么能提高他們的閾值(utility)
很多人會說:moeny
如果你是氪金玩家,隨意。
而且很多KOL是需要粉絲破圈,同一類型的KOL的粉絲圈趨同,獲取粉絲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跨界獲取成本更高。
如果你是另外一個圈子的KOL,愿意和對方聯名,成功率是很高的
比如:瑞幸和茅臺的聯名,就是經典案例。
如果雷軍喊我參加小米SU7發布會,別說不給我錢,讓我給錢,都干。
答案就是:自己變成一個KOL。
方案也很簡單,就是難度是比較高。
我先調查了我需要運營的群體是什么樣的,年齡層,愛好,工作,婚姻等情況,這個過程很簡單,也很無聊。
就是一個一個加Facebook,加ins,看他們發的帖子,從他們的內容,照片上做人物畫像。
最后的出來的就是,年齡層50上下,美國中產家庭,共和黨居多,有錢,有閑,子女上大學,喜歡哲學,藝術,很強的動手能力,且一般上過四年制大學。
我建立的號就是他們量身定做:藝術家,對文藝復興藝術及波普文化熱愛,平時喜歡創作,50歲上下,有獨立工作室。
平時就有涉獵藝術,哲學等話題,對于相關知識查漏補缺就可以
根據以上信息,建立獨立站,fb賬號,ins賬戶,reddit賬戶,在這些群組里回帖,發帖增加活躍度。
差不多過了3個月,速成號養成了,在圈子內也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KOL
那剩下的事情就簡單,在發郵件還是fb message上和對方聊,把自己的社媒賬號和獨立站給對方看
成功率真的很高。
換個思路,走常人不常走之路,再努力一把,就可以站在成功的旁邊了。
具體細節怎么做,我會在我的圈子里細說。所以還是歡迎加入我的圈子。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