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和馬斯克還沒在線下約架成功,線上的交鋒就已經開始了。
Meta推出的社交app Threads于2023年7月5日正式上線,上線僅5天,注冊用戶就突破了1億,用戶增速打破了ChatGPT兩個月破億的記錄。
Threads來勢洶洶,也引起了國內跨境圈的注意。作為跨境從業者,我們需要了解Threads的哪些方面?據媒體報道,Threads的快速崛起,有一部分流量來源于Twitter用戶的“叛逃”。自馬斯克收購Twitter以來,對Twitter的整改就引起了一部分用戶的不滿。7月2日,馬斯克公布了Twitter臨時限流政策,規定非認證用戶每天只能查看600條推特,新注冊的非認證用戶每天只能查看300條推文,而已經認證的用戶每天能查看6000條。
知名機構、大V可以免費認證,普通用戶想認證只能掏錢。
這個數量限制看似不少,實則把評論數也計算在內,原本可以無限瀏覽的推特,限制以后,可能隨便點開幾條熱門推文看看評論就到達限額了。
對此,馬斯克的解釋是,幾乎所有人(從人工智能公司、初創公司到科技巨頭)都從 Twitter 抓取大量數據,Twitter 遭受了很多爬蟲攻擊,限制一下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網民并不買賬,甚至搞出了“#TwitterDown”和“RIP Twitter”這樣的標簽來抱怨。Meta內部在今年1月份就啟動了Threads項目,被外界猜測是要跟Twitter正面對壘。歷時6個月,Threads一上線,就迎來了爆發式用戶下載,登上社媒應用下載榜第一,對Twitter不滿的一部分用戶涌入Threads。背靠大樹好乘涼,Meta的導流策略造就了Threads的火爆。
LoveAd發現,Threads的注冊比較簡單,如果你有Ins賬戶,就可以直接登陸,有多個Ins賬戶的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賬戶進行登錄。但是,如果你沒有 Ins帳戶,你就用不了Threads,需要先注冊Ins。注冊成功后,你還可以將你在?Ins上的關注列表遷移到Threads(前提是你關注的人在Threads也有賬號)。
利用Ins的龐大用戶群給Threads導流,是Threads在前期能引來巨量用戶的關鍵。
Meta 旗下的社交應用王國(包括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在全球已經擁有超過 30 億用戶,“養活”新生的Threads完全不成問題。當初扎克伯格在收購Ins時,也是用同樣的手法,通過Facebook導流讓Ins用戶量猛增。Insider Intelligence 首席分析師 Jasmine Enberg 表示:“Meta 只需要四分之一的 Instagram 用戶每月使用 Threads,它的規模就能與 Twitter 一樣大。”很多人都關心一個問題,作為Twitter的競品,Threads會不會取代Twitter ?Instagram CEO Adam Mosseri表示,Threads并不打算取代Twitter,而是希望提供一個“不那么憤怒的對話場所”。從內容上看,Threads目前功能比較簡單,還未完善。Threads上線周期較短,從使用體驗上來看,網友稱“更像一個簡單純凈版的Twitter”。
圖為Twitter 和 Threads 用戶界面的并排比較,圖源thehindu在推文限制上,兩個app都可以發文字、圖片和視頻,都是以文字為主,但Threads的字數限制是500字符,比Twitter的280字符要多,Threads能發10張圖,比Twitter的4張要多。在推送機制上,Twitter和Threads都會給你推關注以外的人,但Twitter可以選擇“只看關注的人”,Threads則沒有這個功能。
在檢索功能上,Threads沒有話題標簽#hashtag的功能,也不支持關鍵詞搜索,同時也沒有區域趨勢。而Twitter 支持的關鍵詞搜索、話題標簽和特定區域趨勢對于企業營銷人員、社媒運營人、網紅、官方機構等專業人士來說是必不可少的,這些功能對于營銷來說非常重要。不過,看Meta發布的新通知,這些功能將很快得到優化和補充,PC網頁版開發也會跟上。即便功能不是非常完善,許多企業和知名公司還是對入駐Threads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WebsitePlanet研究團隊選擇了 30 個在 Twitter 和 Threads 上都有賬戶的品牌,進行了對比:
- 87% 的品牌在 Threads 上發布的帖子比 Twitter 上的參與度更高。
- 平均而言,這些品牌在新平臺上獲得的點贊數增加了八倍。
- Threads 的平均參與率高于 Twitter(0.45% vs. 0.02%)。
參與度最高的品牌是麥當勞,為 3.36%。
海外許多企業都在尋找新的社交渠道來接觸消費者,所以不會錯過入駐Threads 的機會。
一些企業表示,除了不斷增長的用戶數量之外,企業對 Threads 感興趣,還因為它與 Instagram 共享數據,這意味著運營起來更輕松。而且,已經擁有 Instagram 帳戶的公司基本上可以將Ins的粉絲轉移到 Threads,不用費勁從頭開始吸引受眾。
其他企業也有不同觀點,認為注冊數量不代表活躍程度,以及還不清楚Threads 的受眾具體是什么定位,要觀望一下再調整營銷策略。
寫在最后:
短期內,Threads 的功能尚未完善,并不能動搖Twitter的深厚根基。長期來看,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至于要不要入駐Threads?跨境賣家可以選擇用已有的Ins賬號入駐嘗鮮,先發一發與其他平臺相同的內容測試受眾對自己品牌內容的接受度,再調整更具體的運營方案,也算多一個流量來源渠道。
本文部分數據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