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不是老羅的發布會,但是借用重新定義這個關鍵字來聊聯盟營銷,為什么會專門寫一篇文章說這個呢,主要有一下幾個原因:


      1.海外營銷方式單一,中國跨境電商或者各種產品的出海還是以Google,Facebook廣告為主,近幾年才陸陸續續開始使用網紅營銷,對于其他推廣營銷方式沒有接觸和嘗試過;

      2.聯盟營銷是個舶來品,歐美做數字營銷方面起步比中國更早,很多網絡營銷方式的玩法先是從國外興起比如SEO,Affiliate

      3.國內關于海外數字營銷這塊信息閉塞,缺乏專門的溝通交流會,大多是還是以各種培訓才慢慢普及開來

      4.搜索上中文信息上面結果比較少,國內外存在信息差。


      另外市面上很多一知半解的文章都沒有寫清楚,甚至誤導了大家關于聯盟營銷這種線上推廣方式。關于聯盟營銷的定義是什么前文有重點介紹過,如果你你第一次接觸,建議你先看前文聯盟營銷101系列第一章,但是如果單獨看這篇文章,可能你對于聯盟還只是初步的了解,只認為它是一個按照CPS來付費簡單定義為一個渠道那就片面了。要幫助大家解開這個誤解,還是需要從數字營銷行業的大局談起。

      一、海外流量結構劃分


      首先我們看similarweb基于網站流量分析得一張圖,把數字廣告流量分為5大來源:


      Search: 搜索流量,其實里面還要區分為Organic Search和Paid Search,分別對應于我們常說的SEO和SEM。

      Direct:直接流量,也就是用戶記住你之后通過主動輸入域名或者點擊收藏夾鏈接進到網站的流量。

      Display Ads: 展示廣告,也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各種網站上的圖片廣告,其中以Google Display Ads市場份額較大,一般都有ads的標識。

      Social: 社媒流量,跟Search一樣,也要分為是Organic Social和Paid Social,分別對應于我們常說的官媒和SMA(FB廣告,Pinterest 廣告,Twitter廣告等)。

      Referrals: 引薦流量,也就是通過外部鏈接跳轉到網站的流量,其中Affiliate鏈接 占比較大。

      Email: 郵件營銷,其實是一個再營銷渠道(站內再營銷)通過給用戶發送電子郵件來獲得的流量,常用于老客的復購。


      看到上面的渠道劃分,有沒有發現,我們經常聽到的營銷推廣方式比如 內容營銷(Content marketing),論壇營銷(Forum marketing),視頻營銷(Video marketing)紅人營銷(Influencer marketing),海外PR 好像沒有包含進來。


      主要的原因是渠道劃分的規則其實不一致。其實推廣流量按照不同形式可以有不同的劃分:


      按照線上線下  Online Advertising,Offline Advertising

      按照網站端口:Desktop Web,Mobile Web,APP

      按照內容的載體:Text,Links,Article,Video,Banner,Podcasts

      按照展現形式:Display,Search,Push,Email

      按照渠道類型:Social,Search,Fourm,PR

      按照推廣平臺:Facebook,Google,Pinterest,Twitter,Instagram,Reddit等

      按照付費方式:CPM,CPC(PPC),CPL(CPI),CPS

      甚至每個類型還可以繼續細分為更小的推廣方式。


      二、海外流量現狀


      通過下面這張圖大家都知道,整個全球互聯網數字廣告的預算花費是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很多傳統線下廣告的預算逐步往線上遷移。但是根本原因還是互聯網廣告技術的發展使得各種廣告追蹤升級和效果監測變得越來越透明化。



      做海外市場的都有這種感覺,大家每年都把大部分預算投入在以Google為代表的 搜索廣告和Facebook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廣告兩大廣告陣營里面,特別是做跨境電商的朋友特別有感覺,前端收到用戶的款還沒焐熱,后一秒預算又加到Google和Facebook的廣告Campaign里面了。為什么大家都愿意把預算投入在這兩大平臺里面呢?


      相信做過投放的朋友都知道這兩個廣告系統的強大之處,它可以通過創建簡單的廣告系列幫你快速找到合適的受眾,通過不斷的優化實現精準投放,由于擁有大量的用戶數據標簽,加上強大的廣告算法,使得適合的廣告可以在適合的時間推送到合適的人面前,不浪費廣告主的每一分錢 是這兩個廣告平臺商業產品經理的終極目標。由于精準投放使得買量和收益的ROI可以打正,大家也就越來越離不開這個系統。


      互聯網廣告技術的發展使得CPC,CPM這種按點擊或者按照展示計費的商業模式得以成立,Google和Facebook Ads就是典型代表,但是代表的主要是媒體的利益。另外整個互聯網廣告市場還存在大量的長尾流量:個人站長的流量,優惠券返利網站,人人都愛逛的羊毛黨網站(Deal站),旅行博主寫一篇博文,個人在社交媒體發的一個朋友圈帖子,美妝網紅在Youtue上發的購物開箱視頻,這些個人的作為非標準流量不容易接入到廣告平臺里面,但是希望有變現的機會,于是一種按照效果付費以廣告主為導向的商業模式誕生了 聯盟營銷,由一個第三方平臺Affiliate network構建起來,參與三大角色有廣告主,聯盟客,聯盟平臺。


      三、聯盟流量構成


      眾所周知,聯盟的流量比較復雜,主要是由很多中長尾的非標流量構成,看下面圖publisher的構成數量可知,構成形式多種多樣,有content,sub affiiate,forums,kol,coupon,cashback,deal,mass media,price compare

      site等等


      可能被對于流量結構還不是很清晰,我再按照定義去分類

      聯盟的流量其實也可以這樣劃分


      按照 To B和 To C分為兩大類

      其中B端的聯盟客主要是以公司和企業為代表的,比如美國最大的折扣站Retailmenot,最大的deal站 Slickdeals,他們本身已經做成一個品牌,擁有大量忠實的客戶;C端的流量構成包括一些個人的推廣客,比如網站本身的忠實用戶,品牌的形象大使,也包括一些個人的網紅,博主,KOL,他們構成龐大的長尾聯盟流量。


      按照推廣媒體的屬性可以分為:

      1.,Coupon/Deal論壇類型

      2.返利網類型

      3.個人會員積分站類型

      4.紅人KOL類型

      5.大新聞媒體類型

      6.小媒體博客站類型

      7.測評站類型

      8.PPC廣告類型

      9.工具APP類型

      10.品牌互換合作類型

      11.二級聯盟平臺類型

      12.再營銷流量

      13.DSP流量

      14.比價網站

      15......

      整理后變成下圖(PS:后面聯盟營銷101系列文章會專門分析每一種流量特點和變現模式


      圖片

      優勢總結


      01 內容和推廣內容多樣化

      從上圖可以得知:大家經常說的內容營銷,視頻營銷 通過聯盟營銷的方式我們可以借助聯盟客來大量產生內容,比如博主寫的每一篇文章,紅人發的測評帖子,用戶自發分享的視頻都在給網站源源不斷創造內容,這些都可以作為優質的外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網站的SEO排名。


      02 流量多元化且覆蓋率廣

      除了C端用戶的流量比如粉絲個人,品牌大使,社群群主,聯盟渠道里面有大量的Deal站和網紅加入,也涵蓋了紅人營銷,deal論壇,流量有足夠的豐富度。另外PPC的廣告,Retargeting渠道也可以彌補廣告主的流量短板,流量覆蓋了Search,Social,Search,Display等方方面面。


      03 優質內容大媒體加入

      隨著渠道變現的多樣性,很多我們以前所接觸不到的渠道正在加入聯盟變現,比如新聞媒體 CNN,BBC,還有報刊雜志Goodhousekeeping,Buzzfeed(號稱美國版的今日頭條)隨之線下廣告預算的萎縮,這些傳統媒體也開展線上變現模式,將內容與電商有機地結合起來。


      04付費方式多樣化

      由于聯盟營銷術語按效果付費的推廣方式,雖然主流付費是按CPS付費,但實際上付費模式可以根據廣告主的訴求進行多樣化定制。

      比如一些大的比價網提供CPC+保底ROI的流量售賣方式,大的Coupon站,Deal站提供首頁banner展位購買獲得額外的曝光。



      最新定義:聯盟營銷實際上將互聯網的長尾流量模式進行標準化按照效果付費的一種推廣方式,而非簡單定義為一種單一的渠道,其流量類型覆蓋了社交媒體,搜索引擎,郵件營銷,展示廣告,網紅等方方面面,合作形式也由簡單的CPS付費衍生為CPS+其他付費模式,通過覆蓋用戶的完整生命周期,實現最終轉化的一種組合型的營銷策略,Marketing Mix.


      由于電商客戶購物路徑和決策周期比較長,在Google和Facebook廣告之外,我們利用Affiliate的流量網絡,通過軟文內容,體驗視頻,購物測評,折扣碼等的形式構建用戶的決策觸點,完成用戶對于品牌從認知,認同到認購的逐步遞進,通過Google,Facebook廣告,社交媒體,網紅營銷,聯盟營銷等渠道之間的相互配合,最終達到了我們為用戶構建的營銷閉環。


      點贊(0)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