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谷歌在美國正式推出AI Mode,對SEO從業者來說,這意味著一個全新的搜索時代來臨。 在本研究中,我們希望深入了解谷歌AI Mode與以下幾類搜索引擎之間的異同:傳統谷歌搜索、AI Overviews、以及兩個主流的AI搜索平臺:ChatGPT與Perplexity。 AI Mode偏愛側邊欄鏈接:92%的AI Mode響應顯示在側邊欄,平均呈現7個獨立域名。這些鏈接與谷歌前十結果的域名重合率達51%,URL重合率32%。 自然搜索鏈接仍具有價值:在7%顯示在底部補充鏈接的AI Mode查詢中,與谷歌排名前十的搜索結果重合率達89%,URL重合率達80%。 Reddit是主要引用來源:在我們所有研究的LLMs中,Reddit都是主要引用來源。 搜索意圖影響回答長度:商業類查詢的回答長度是信息類查詢的2倍。 AI Mode更接近ChatGPT而非AI Overviews:這說明AI Mode不是AIOs的簡單升級版,而是谷歌打造的新一代AI搜索引擎,直接對標ChatGPT和其他大語言模型。 為了保證樣本的代表性,我們選擇了四種不同搜索意圖和兩組不同搜索量的關鍵詞,并在4個AI搜索平臺上進行對比測試(桌面端),并記錄結果: 從Semrush數據庫中隨機抽取5,000個關鍵詞(此前對于Google、Bing與ChatGPT的對比研究也采用了類似的樣本) 累計分析超過150,000個引用來源 四類搜索意圖:信息型、交易型、商業型、導航型(均勻分布) 兩個流量層級:每月搜索量0–1,000 與1,001–10,000 四大平臺:傳統谷歌搜索(Top 10自然排名+AI Overviews)、谷歌AI Mode、ChatGPT、Perplexity 引用源和排名之間的重疊:在衡量谷歌和AI搜索結果之間的重疊時,我們比較了基于同一組關鍵詞,AI搜索結果和谷歌前10的自然搜索結果。 平臺間引用文本與鏈接的重合度 不同意圖下的回答長度差異 各平臺在引用來源上的模式 我們研究的第一個問題是: AI Mode以及其他LLMs生成的結果和谷歌傳統搜索Top 10的重合度有多高? 為此,我們分析了相關查詢詞,并統計了各AI平臺與谷歌前十自然排名的域名/URL重合數量。 結果顯示,LLMs的搜索結果與谷歌自然搜索結果之間確實存在一定重合,但這種重合遠非完全一致,并且在不同平臺之間的差異比較顯著: Perplexity的重合度最高,與谷歌 Top 10 搜索結果相比,域名重合率達91%,URL重合率為82%。這說明Perplexity在選擇引用內容時,對谷歌搜索結果高度依賴。 Google AI Overviews 也表現出較高的一致性,域名重合率為86%,URL重合率為67%,顯示其仍然主要依賴谷歌傳統索引。 Google AI Mode的匹配程度相對較低,域名重合率僅約為54%,URL重合率約為35%,尤其在側邊欄結果中,引用來源更為自主,體現出較強的獨立檢索特征。 ChatGPT的重合度最低:無論是在域名還是URL層面,與谷歌Top 10的重合率都最低。這也與我們此前的研究結果一致:ChatGPT的引用偏向Bing的排名體系,而非谷歌。 2024年,谷歌宣布將AI Overviews定義為幫助用戶快速獲取AI回答的工具,而一年后的5月,谷歌推出了完全可交互的AI Mode。 雖然谷歌把AI Overviews描述為通向下一代搜索體驗的過渡形式,但我們發現,AI Mode在多個方面已經明顯跳脫了AI Overviews的設定框架。 如果你還不熟悉AI Mode的展示樣式,可以理解為: 它最常見的形式是一個AI自動生成的回答搭配一個側邊鏈接區。有時候我們也會看到結果中出現本地商戶信息(local pack),或是回答下方出現更多可點擊的鏈接。 以下是我們觀察到的不同展現形式的出現頻率: 92%的AI Mode查詢結果中含有側邊欄鏈接 7%的查詢中,鏈接出現在回答下方 1.7%的查詢完全沒有鏈接 13.49%的查詢中包含本地商戶結果 側邊欄中平均展示7個不同域名的鏈接(相比之下,AI Overviews平均僅3個) 可以看出,側邊欄中的鏈接是谷歌嘗試拓展引用源的一種探索,而回答下方的鏈接雖然出現頻率低,但與傳統搜索結果高度一致。 盡管下方鏈接的出現頻率僅為7%,但它們與傳統谷歌搜索結果高度重合。 這種鏈接位置的差異表明,AI Mode可能在采用一種雙軌系統:在探索性查詢中更為開放廣泛,在精確性查詢中仍然依賴傳統排名。 我們尤其觀察到,AI Mode在導航型搜索中更常出現額外鏈接。 我們進一步發現:在回答下方出現額外鏈接的查詢中,多數為導航型搜索,這類鏈接與傳統谷歌結果的重合度最高。 這也很合理,因為用戶在使用谷歌尋找某個具體網站或頁面時,自然更傾向于看到一組明確的鏈接(而不是一段AI生成的內容)。 這可能體現出谷歌對AI Mode與傳統搜索之間差異化定位的初步思路:AI Mode適合幫助用戶在尚未確定目的時獲取信息、提出問題、對比選項。 而傳統搜索則更適合當用戶已經知道需要什么時快速直達。 AI Mode上線后曾受到部分質疑,其中之一就是谷歌在流量分發上的不透明,與AI Overviews類似,創作者和網站很難清楚知道自己是否被引用,以及從何獲得點擊。 谷歌最近確認,Search Console 將逐步支持AI Mode的相關數據追蹤,但這些點擊量將歸入整體搜索數據中,無法與傳統搜索結果進行區分。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發現AI Mode在引用來源的多樣性上表現最突出,平均每個查詢引用的獨立域名數量顯著高于其他大模型。 AI Overviews每個查詢平均引用3個獨立域名,AI Mode則達到了7個。 Perplexity 與 ChatGPT處于兩者之間,表現中等。 從回答長度來看,AI Overviews是所有大模型中回答最簡短的。 相比之下,AI Mode與ChatGPT更為接近,平均每條回答在300字左右,整體偏長,內容更為豐富。 在所有平臺上,商業類和交易類查詢觸發的AI回答長度明顯更長、內容也更為詳細,往往是普通信息類查詢的兩倍以上。 除了發現AI Overviews的總體回答更短之外,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有趣趨勢:無論哪個平臺,一旦涉及商業或交易意圖,回答都會自動“加料”。 對SEO從業者來說,這意味著必須根據用戶搜索意圖來調整內容策略:
信息類:追求清晰與簡潔。 商業/交易類適當擴展:加入對比和解釋; 簡單來說:內容深度要匹配AI對不同意圖的期望輸出。 關于AI搜索意圖的說明:盡管我們在本研究中依然使用了信息型、導航型、交易型、商業型這四類經典搜索意圖來劃分分析,但AI驅動的搜索正在逐步打破這些邊界。在多輪對話、個性化推薦和上下文理解的推動下,AI搜索正變得更加多元、動態。這四類意圖依舊有參考價值,但營銷人員需要為多意圖混合的搜索新范式做好準備。 本研究開頭的圖表已經展示了大模型與谷歌搜索在引用內容上的整體重合情況。 為了進一步挖掘潛在規律,我們對多個平臺的引用模式進行了更細致的比對:這些AI系統引用的內容,與其在傳統自然搜索中的表現之間,有何聯系? 我們統計了AI Mode、AI Overviews、ChatGPT與Perplexity這四個平臺中最常被引用的域名,發現用戶生成內容(UGC)和社交平臺頻繁出現在榜單前列。 Reddit幾乎主導了AI Mode、AI Overviews、ChatGPT和Perplexit在這四個平臺 在AI Mode中,Reddit、YouTube和Facebook出現在68%以上含有附加鏈接的回答中,超過了傳統品牌官網的曝光頻率 Mapbox.com和OpenStreetMap.org這兩個用于構建互動地圖的平臺也躋身前十,盡管二者在谷歌傳統搜索中幾乎沒有可見度 谷歌此前與Reddit達成的AI內容合作協議,顯然提升了Reddit在AI Mode中的存在感。未來隨著AI Mode使用率的上升,這種趨勢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那為什么Mapbox和OpenStreetMap這類地圖工具站點,能在大模型引用中強勢露面,而在谷歌傳統搜索中卻不太常見呢? 一個關鍵原因可能在于:Mapbox擁有非常優秀的產品文檔。 它的內容結構清晰、風格專業、針對開發者友好,具備高度可引用性,非常適合AI Mode抓取作為答案參考。 OpenStreetMap(OSM)是一個開源地圖項目。廣泛用于地理數據引用,例如街道名稱、自然地標等。 它之所以能成為大模型鐘愛的引用來源,原因在于: 來自全球的社區貢獻者持續更新(本質上類似UGC) 數據采用開放數據庫許可(Open Database License),使用門檻低 被廣泛應用于學術研究與商業項目中 對營銷人員的啟示: 現在是時候將UGC平臺納入內容策略,不能只關注自有官網 持續關注Reddit上關于你品牌或行業的討論并參與互動 如果你提供技術類產品或服務,創建詳盡、實用的產品文檔至關重要 將YouTube作為主要內容分發渠道之一,而不僅僅是輔助平臺 我們研究中最明確的信號之一是:在Google自然搜索前十名的結果更有可能被AI生成的答案引用。 這一趨勢在我們分析的所有大模型中都保持一致:一個域名出現在谷歌搜索Top 10的頻次越多,它在AI回答中的引用頻次也就越高,尤其在域名層面,這種相關性表現得非常強。 這說明,只要你的網站域名在谷歌排名表現好,就很可能在AI搜索中獲得比較高的可見度。 雖然相關性不等于因果關系,但我們依舊可以合理推測:在傳統搜索中具備權威性的域名,仍將在AI搜索時代占據一席之地。 另外,針對特定、長尾、細分的搜索詞優化,也可以給大模型提供更多引用的內容選項。 像Google的AI Mode這樣的RAG模型,會在生成最終答案之前,先檢索排名靠前的搜索結果來進行補充和強化(RAG即檢索增強生成)。 這也是為什么高排名域名更容易被引用的原因之一。 像ChatGPT這樣的大語言模型雖然更傾向引用那些在谷歌表現良好的網站域名,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引用的就是谷歌Top 10中的具體頁面(URL)。 大模型往往會從這些值得信賴的域名中,選擇其他更合適的頁面。因此,我們看到域名重合度高,但URL重合度低。 此外,AI Mode的回答也可能會因用戶背景(如搜索歷史、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變化。 而傳統搜索往往更偏向展示網站首頁或結構化的支柱頁面。 在回答復雜或經過細化的問題時,LLMs往往會“挖得更深”——引用子頁面、具體的博客文章或幫助文檔等內容,以更好地匹配查詢的語境。 事實上,在我們最近的研究中也發現:ChatGPT的大多數引用內容,其實來自于在谷歌中排名21名以后的頁面。 結論是:大模型信任的是優質來源,但它引用的并不一定是你在谷歌看到的那個頁面。 AI Overviews就像是谷歌為完全體AI Mode所設的“試驗田”。 目前現狀如下: 根據Semrush Sensor數據顯示:AI Overviews覆蓋約15%的關鍵詞查詢 與AI Overviews相比,AI Mode在結果中展現出58%的URL重合度、88%的域名重合度 88%的域名重合說明谷歌在兩個系統中信任的來源是一致的;而URL重合度僅為58%,則表明AI Mode的抓取與引用邏輯更為獨立、靈活。 如果你已經在AIOs中有曝光,那說明你的做法是對的。但要注意:AI Mode可能會引用同一個域名下不同的頁面。 看數據重要,但更關鍵的是:你現在可以怎么做? 根據本研究的發現,以下是你可以立即著手執行的五大行動項: 跟蹤你在AI Overviews中的可見度:使用Semrush的Organic Research工具。 檢查你的Reddit策略:這是所有AI平臺的核心引用來源。 不要忽略傳統自然排名:傳統自然搜索仍然是提升AI可見度的一個入口,但跟過往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通過Position Tracking工具,同時監測Google、Bing上的傳統排名和ChatGPT的表現。 根據搜索意圖設計內容長度:對于信息類查詢要保持簡潔的內容,而對于商業類或交易類內容則要“加量”。 監測AI引用情況:追蹤你的品牌在哪些平臺被AI引用、如何被引用(推薦使用Semrush的AI Toolkit)。 AI搜索并不會取代傳統SEO,但它正在發展出一個全新的體系。 這一新興領域被稱為生成式引擎優化(GEO),它在強調打好基礎的同時,也引入了新的分發渠道與優化技巧,需要我們重新掌握。 在大語言模型驅動的搜索中,獲得可見性的關鍵不僅僅是排名高,還包括:是否值得被引用、是否具有可信度,以及是否在用戶決策相關的平臺上被廣泛提及。 基于我們的數據,以下是關鍵的預測: 傳統SEO基礎仍然是獲取AI可見度的核心 UGC平臺將變得更加重要 AI工具將繼續發展出各自獨特的引用偏好 AI搜索優化將成為現代內容策略中的關鍵一環 Semrush是全球知名數字營銷工具,擁有包括:競爭對手流量分析,網站排名跟蹤,外鏈分析,關鍵字研究,PPC廣告分析,網站分析,社交媒體監控和內容規劃等服務。 Cross Border Digital是Semrush在中國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也是目前中國唯一的Semrush官方授權一級代理,我們已創建Semrush官方學習群,感興趣的朋友請掃描下方二維碼入群交流! 原文鏈接:https://www.semrush.com/blog/ai-mode-comparison-study/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