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最近好幾個推廣朋友在找工作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公司,有借由面試來騙經驗的,也有入職發現每天強制加班到10點的,更有每天被老板夫妻洗腦的,所以想以此為話題跟大家聊聊我對于公司好壞的看法。首先分享幾個朋友找工作的案例。


      01?4個案例-讓你了解各種奇葩公司


      02?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03從哪些維度判斷公司?


      01

      4個案例-讓你了解各種奇葩公司



      01

      瘋狂加班成傳統的大公司-萬興科技


      朋友A,之前在環球易購做推廣主管(某個部門的主管),2019年末跳槽進入萬興科技做海外推廣的小主管,想著終于換了行業,從電商跳槽到做2B軟件服務的大公司。

      但是沒想到的是剛入職,就開啟了三個月的瘋狂加班模式。每天沒有早于晚上9點下班的,因為公司所有人都會在9點以后下班,不管你工作做沒做完都需要熬到9點多下班。

      朋友說她一般都會在下午6點多出門在公司附近吃個飯,逛一逛再回去公司加個班到九點,但是這種嚴重壓縮下班休息時間的工作,除了工作一點生活都沒有,所以他依然選擇了辭職。如今在某大品牌生態鏈下的一個智能硬件公司做品牌推廣,生活蠻愜意。

      這里給我的思考就是:不一定大公司就一定好,要在入職之前做好背景調查,比如萬興科技在知乎上都罵成狗了,對于他的加班文化也是罄竹難書,知乎上有幾十條相關內容。詳盡的背景調查能讓你少走不少彎路。

      02

      瘋狂洗腦連帶加班的小公司


      朋友B,坐標深圳,2021年前是在做FB廣告走的是爆款模式,經驗一年半,據他自己說是因為做爆款感覺沒有技能的沉淀,所以想找一家做品牌的或者精品的公司。
      插句話,截止目前向我過職業迷茫的咨詢的FB爆款投手至少5個,他們的迷茫都是相似的,有些人意識到了問題而且執行力很強很快換了工作,有些人雖然意識到了問題,但是依然在爆款的路上走著。

      朋友B就是執行力強的這類,后來千挑萬選以后找到一家跨境公司,目測確實是做品牌的,而且網站本身已經有相當不錯的體量和基礎。進去以后肯定能學到不少的東西,我就鼓勵他說這個公司絕對有料,進去能學到東西。于是乎他就經歷幾輪面試后入職了,但是后面的遭遇確實不是我所能預料到的。
      就在入職后,B立刻發現整個公司充斥著瘋狂的加班和斗文化,你不加班就會有罪惡感,畢竟整個公司人9點了都還在奮斗后來我在反思時候想到了,確實這個小公司能把銷量和品牌做到今天這個地步,肯定是付出了大量的努力那這個努力從哪里來的?就是為數不多的員工996奮斗出來的。至于后面能不能享受到成果,這就要看老板的良心了。后來B還是受不了離職了,雖然說在公司學到了很多東西,但是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很大。

      我確實過有個做汽配的老板真的會把股份分給員工,在他的激勵下員工跟打了雞血一樣996的奮斗不止。但是他們也得到了年底的分紅亦或者豐厚的年終獎,不過這樣的老板畢竟是極少數。
      我的思考:找工作之前就要明確自己的理想工作,比如不加班,比如要學東西等等。你會因為這個公司值得學習的地方很多而可以犧牲自己的業余時間嗎?或者你想找個工作清閑一些壓力不要太大的,提前在面試的時候就溝通好公司對于加班的要求在做是否入職的決定。

      加班文化

      03

      面試套取經驗-流氓公司


      朋友C,頭部電商公司出身的品牌推廣,個人能力很強。后跳槽到一家做品牌的智能硬件公司做推廣主管,幾個月后發現當初看好的這家公司真的問題一大堆。最重要的是產品不達標,品牌推廣時候送測的KOL拿到產品都不愿意出視頻,因為產品質量太拉跨,不想毀了自己名聲。

      第二是老板不舍得在品牌推廣上花錢,每月可憐巴巴的一些預算實在是做個產品宣發都不一定夠。

      第三是上司的不信任,這點的話最致命,我們工作是真的需要獲得認同感,否則每天上班如上墳。

      于是朋友開始找工作,老手找工作當然會從各種維度考察新公司的背景和實力。比如品牌知名度,產品競爭力,研發能力等等,于是朋友找了一個做同行業不錯的公司,以上說的幾點都不錯。

      但是千算萬算不如見面,HR找出來業務負責人一頓問題,你的產品怎么推廣的,從最初的策劃,到宣發,到前期推廣,中期維護后期客服等等,問的那叫一個細致。

      而且唯獨絕口不提工資的事兒,也不介紹公司的制度和產品線,面試完了以后就讓回去等消息,這肯定是等不來的。這種公司老板的心術不正,所以即使進去了也不會有很好的發展。

      我的思考:1)選擇新公司時候要從公司產品競爭力,品牌,與上司的氣場是否足夠契合,加班,薪資等等方面。最重要的是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要是公司產品沒競爭力,那推廣工作可是很難做的。2)面試的時候就要分辨清楚HR 是否有套路你的嫌疑,然后果斷拿包走人,不給她們套取你經驗的機會。(千萬別把正常公司面試流程和這個套路公司搞混)

      04

      國內大牌進軍國外-外行領導內行


      朋友D,D之前是在一家中小規模的公司做推廣工作,據他描述當時的生活過得充實和愜意,因為老板也是推廣大佬,會無條件的教他推廣知識,而且把推廣資源毫無保留的推送給他,并對他給與充分的信任。

      他在公司操盤了很多的項目并獲得不俗的成績,而且學到的只是很全面,不單單是推廣的一部分,而是體系化的學習,綜合能力很強。但是糾結于公司平臺小,可能還想知名品牌的海外部門混一下資歷。

      于是乎找了一個看起來不錯的公司,這家公司在國內已經做到頭部,產品和品牌都非常不錯,野心勃勃的想擴張到海外市場,于是乎開始招兵買馬,而且公司對于海外推廣的要求非常高,以至于一年多了仍然部門還是三五個人。

      但高層的人總是想把國內的推廣手段復制到國外,于是乎D 的日子就很不高過了,拿到一個方案找分管領導(外行)審批,都要問上好久,也要被盤問很久,所以最近又開始找新工作了。

      我的思考:遇到一個欣賞你支持你的上司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在面試公司的時候也要跟你的未來主管詳細了解清楚,雙方的脾氣是否可以忍受,主管是否有兩把刷子等等。另外小公司機會更大,當然前提是公司業績發展和擴張比較快。千萬不要迷信大公司,大公司意味著更規范的管理,但是也意味著個人才華的壓制,晉升困難等等。
      另外大公司需要的是專精人才,需要的是某一點很突出的人,而全面發展的人其實更適合做管理,當然只能到小公司做管理層,這就是目前很多資深推廣人員很尷尬境地。大公司進去只能做專員,但是做管理習慣了的人肯定不愿意,但是去小公司雖然有職位,又資源和平臺限制。


      02

      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在我公眾號第三篇文章-群里來了個小白里面,我說講了新人找公司時候,是選擇大公司好還是小公司的問題。當時的結論是選擇大公司,時隔三個月的今天我想我應該重申一遍,其實我們選擇公司時候應該選擇排位是:好的大公司 > 好的小公司> 還行的小公司>差的大公司, 這個選擇是我在幾個月前看了李自然說 的一個YouTube視頻學到的,李自然是一個連續創業者,做過很多公司的CEO,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他的視頻:如何獲得更好前途?CEO的職場建議



      李自然針對大公司和小公司的爭論有個及其精辟的結論:為啥糾結于公司大小,不應該先考慮公司好壞呢?我們的目標應該是進入一家好公司,而不是只談大小。


      只有那些沒辨別能力的人才選大小,因為除了大小以后他不知道從哪些維度選擇公司,但是我們目前已經算是有相當多經驗的老手了,所以我們判斷一家公司值不值得進去就不光從公司人數判斷,下面就是他針對公司的分級。



      好的大公司 > 好的小公司> 還行的小公司>差的大公司


      什么是好的大公司呢?比如華為,騰訊,字節跳動這些頂級公司我們就不說了離我們圈子太遠了。比如Anker 和傲基,韶音等就算是好的大公司了。這些大公司的特點就是,一點那你是從這些公司出來的人,大家都搶著要。這就是明顯的區別。


      那些是好的小公司?比如那些擁有自己核心研發能力的小公司,或者走B端的小而美公司,技術實力和品牌實力相當強,但是人數確實不多的,比如細分類目的小公司 ,賣燒烤架子的 Zgrils, 賣魚竿的 Kastking,好的小公司一來技術實力很強,產品和有競爭力,二來你能夠在公司里面見到很厲害的人,比如你的未來上司是個品牌推廣的大牛,那你肯定不要猶豫,趕緊進。


      那些是還行的小公司呢?比如有一些研發能力,推廣能力也不是很拉跨的公司,各方面都OK, 這種公司也是不錯的。說實話這種公司才是市面上的主流。


      差的大公司呢?差的大公司,你會發現里面人浮于事,有事兒各種推諉。有責任各種甩鍋,辦公室政治,站位拉人。老板包養小三等等。這種公司呆兩年你也會被傳染上多多少少的問題。這是最后的選擇,我就不舉例說明了(手動狗頭)。



      03

      從哪些維度判斷公司


      首先我們排除了好的大公司的判斷依據,因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些是好的大公司。我還記得3年前我在前程無憂更新了簡歷,但是已經入職的情況下帕拓遜的HR 打電話說他們對我感興趣,邀請我面試,我說不感興趣。

      HR很驚訝的說,我們可是帕拓遜的哦!我說,哦,還是不感興趣。廢話,我投簡歷都半個月了你才想起我,黃花菜都涼了。帕拓遜也是蠻不錯的公司,否則HR不會這么牛氣。那么判斷小公司有哪些維度呢?


      01

      公司產品競爭力和品牌實力


      之前我在文章:如何判斷一個品牌的影響力?里面講過品牌力的判斷,以及他在行業里面的地位等,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我當時對于 yeswelder這個焊機品牌做得分析。


      另一個方面就是我們需要在品牌之外要對公司的產品競爭力有了解。畢竟不管是運營還是推廣,都需要找到一個產品不錯的公司來推廣才行,這樣的公司有很大潛力,升職加薪的機會很多。


      比如在谷歌上搜索產品測評,找到下面的評論區看一些產品是否有大的缺陷。利用 the best XXX in 2021 這種詞看一下產品是否在榜上有名,亞馬遜類目看一下排名和競爭力等等。


      然后比如你要進去做FB廣告,你就預先要看看他們目前FB廣告打得如何,素材怎么樣,近些月份有什么變化等等。比如你要做推廣,那就需要在各個平臺先看看目標公司推廣工作做的怎樣,你是否有什么改進措施等等。


      從官網也可以看出來他們設計水平,流量來源渠道,銷量,優缺點等等。


      然后可以找這個類目工作的朋友咨詢,看看這個品牌做的如何?產品如何?本類目的人肯定對類目各品牌的競爭力門清兒,前提是你找的這個人實力不差。


      02

      天眼查+百度+知乎


      投遞簡歷之前需要對公司做基本的調查,比如天眼查可以看到公司是否經常有勞資糾紛,拖欠供應商賬款等。


      百度或者知乎搜一下公司名字+面試或者XXX 公司怎么樣這樣的字眼,你就會發現很多網上對于這個公司的評價,當然任何公司不可能大家都說他好,但是一旦所有人都說某個公司很差的時候你就要小心了。很可能就是個大坑。



      比如這萬興科技,要是面試之前或者入職之前先搜搜知乎,你就會發現大量的針對這個公司的評價,有水軍也有真帖,需要仔細分辨。



      03

      找你能夠得上的行業牛人咨詢

      每個行業都有大牛,我們跨境圈子也不例外。這些跨境推廣圈子或者獨立站圈子骨灰級玩家給你一個簡單的建議,真的能夠頂上你自己苦思冥想半個月。而且他們所了解的行業趨勢,他們的信息渠道都是我們想象不到的,他們對于行業的敏感度和未來趨勢的判斷也是你急需要的。


      所以你把你的疑慮跟行業大佬分享一下,發個小紅包意思一下(不要只發幾毛錢),然后明確把你問題背景,面臨的難題詳細發出來(不要籠統的問)。大多數大佬都會給你回復,且相當一部分人都不會收你紅包,比如SEO 大佬圖帕等。也有要價不菲的,但是我也認為這是值得的。


      04

      找公司內部人士聊天


      找內部人員聊天永遠是了解一個公司最快,最精確的一個方式。咱們這個圈子說大不大,你隨便一個微信交流群就有幾百個人,你的朋友圈擴展一層就能找到一個在你目標公司上班的人。


      找內部人員發給紅包讓他給你聊聊公司內部優缺點,你所關心的部門現狀,你未來的老大怎么樣等等, 說不定有內推的機會也是很珍貴的。這樣你就有了一手資料呢,以便于你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每次寫文章都搞到12點多一點,最近去醫院檢查發現因為晚上吃飯晚,不運動,肝臟的壓力很大,轉氨酶增高不少,最近開始節食+運動了。


      老鐵們都要保重身體,身體是革命本錢,畢竟你要靠著身體資本打工50年,早早搞壞了可是得不償失。


      熱門文章推薦:

      海外推廣的路在何方?從近期亞馬遜大賣封號裁員說起

      如何從0-1做一個DTC品牌?(5000字長文預警)

      如何做出用戶喜歡的廣告


      以上!


      最后, say my name!



      老王-公眾號:一個想做品牌的推廣 博客:marketingshuo.com

      個人微信哈:marketingshuoeric 歡迎交流



      點贊(17)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