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有點標題黨了,哈哈。這個文章本身是為了回答一位粉絲朋友的問題:廣告主要不要自建歸因系統?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提到了一些廣告主平替MMP防作弊的功能。所以就把這兩部分放在一起講解了。如果大家只想看:除了付費購買P360服務外,還有什么便宜的方法,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最后面。很多朋友會覺得:目前市面上的三方MMP平臺已經有很多了,為什么還要自己搞一套歸因平臺呢?目前市面上的歸因平臺五花八門:從功能較多的Appsflyer、服務完善的Adjust、到價格相對便宜的后起之秀Tenjin、Singular。還有一些擅長防作弊的Kochava、對技術人員友好的Appmetrica以及可以免費使用少量歸因、支持按月付費的MyTracker。1數據隱私,MMP雖說是一個三方公正客觀評判的平臺,但是不管是Engagement、還是收購參賽選手等行為,MMP平臺都收集了大量行業的一手數據。對于廣告主,尤其品類頭部大客來說,數據泄漏給競爭對手都是最擔心的考量。這時候物理隔離,可以實現百分百杜絕后患。2iOS平臺,SKAN3.0框架給MMP打了一個巴掌,SKAN4.0又給了MMP一個甜棗。但是本身歸因這個事情已經是蘋果自己的活兒了,所以即便規則再復雜,跳出MMP這個事,也就變得更加可行了。很難不去想象安卓端Sandbox隱私沙盒上線后,又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3想實現一些更為復雜的功能:包括APK、W2A、PWA等各種花活兒,又苦于MMP的更新頻率太慢,所以干脆自己直接上手。4為了擺脫歸因平臺制定的霸王規則。目前大家都在Last click的圈子里面玩,但是我們想跳出來,做一套自己的規則,比如有效觸點等新的歸因方法。其實這個不能算一個合理的理由。一方面,大媒體都是自歸因,你搞不搞這一套和他們沒什么關系,頂多整整ad network/dsp或者網盟。另一方面,除非自己的預算超級多,不然很多dsp并不會和你玩這個游戲。5收費過高,其實這一點不應該算一個問題,因為現在市場環境下行,有很多足夠便宜的三方平臺。即使選擇自建歸因平臺,你也需要考慮自己的技術能不能夠承接住這些多進程高并發的技術問題。自建平臺能夠更好地掌控數據隱私和使用,尤其是在數據合規性要求(如GDPR、CCPA)日益嚴格的情況下。同時,自建歸因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實時干預投放的效果,通過上報不同的數據,影響ECPM,從而影響量級,并且還能通過挑選流量,影響流量質量,提升投放產出比。這就是剛才說的,可以根據自身需求,支持新的媒體渠道或定制化歸因模型。自建平臺的初期投入較高,但之后的長期維護成本可能會低于外部平臺服務費用。如果我們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和預算支持,搭建歸因平臺是可行的?,F成的開源工具(如PostHog、Snowplow)可以用作基礎,但需要定制化開發。一般如果咱們家能夠做到RTA競價且產品又足夠多的話,其實可以考慮自建歸因平臺。a如何和各家媒體平臺對接,達成歸因和數據回傳延遲較少且數據正確?b即便自建歸因,但是和大媒體的對接依然還要遵守對方的規則。如何在不影響規則的情況下,實現自建模型的歸因結果準確呢?其實一般建議走渠道包,這是最樸素暴力避免歸因規則影響的方法。但是不一定會有這么多支持的版本讓你做投放。fraud問題需要特殊關注,畢竟MMP積累了足夠多的數據。他們對fraud的防治會有自己專屬的方法??碔P、device id、ctit這些小方法可能是最基礎的手段,我們如何積累自己的規則呢?這里插播一下,有一些防作弊的小工具和套件,大家可以攛掇領導在業余時間付費用一用,有的還挺好的,能捕捉到某家dsp花里胡哨的廣告形式,也能錘倒一些頭部網盟,哈哈。https://fraudblocker.com/?utm_source=bofappsSpider AF 這個在日本比較出名,專攻AffiliatemFilterIt 記憶中雙印客戶特別喜歡用這個,貌似也是一家印度公司。之前有客戶靠這個錘倒了一家國內的公司。https://www.mfilterit.com/ad-fraud-detection/要不直接上云,要不就有足夠大的數據庫,這個問題無解。如果你的公司足夠大(不一定是體量,只要是一個垂類的Top級別)且產品足夠多,且對大媒體都有一定的話語權,那有必要自建歸因平臺。否則,沒有必要。還是把重心放在產品研發和用戶運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