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因為有假期的緣故沒怎么工作,簡單分享點最近在做的事情。
細細回想下大部分時間還是花在了內容生產上,畢竟這是我自己運營網站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但現在在寫內容的過程中會在調研環節上花更多時間。
比如做一個詢盤網站的定制產品詳情頁面,以前可能是列下產品的基礎信息便完事了,而現在再去做這種頁面我可能會花很大時間去閱讀相應的參數。
在基本了解清楚產品的相關知識后再去動手寫頁面,會盡可能在頁面上將所有的定制項目、生產制造流程,以及用戶關切都體現出來。
至于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有此次算法更新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轉化率優化。
因為這種精細化模式上個月才正式開始實操,還沒有詳細的對比數據,等后面有反饋之后再來分享彼此的優劣吧。
除了在內容生產方面嘗試不同的做法之外,我現在也開始嘗試著使用不同的關鍵詞測試模式。
之前一直使用單頁面的模式去測試一個產品能不能做,流程也非常簡單,就是購買一個域名后再在其基礎上做一個詳情頁面,直接上線上去后觀察自然搜索表現。
如果各個方面數據可以的話,再去投入精力進行深度運營。
但是這種單頁面的模式,今年就特別不好使了。可能是光禿禿的沒什么深度內容,網站基本不會出什么詞,更別提轉化了。
而如果所有網站在一開始就采取精細化模式去做的話,團隊可能根本就忙不過來。
所以這段時間我自己有在嘗試將付費投放的方式加到關鍵詞測試環節,流程基本沒怎么改變,就是網站上線之后多加一個精準關鍵詞付費投放。
詢盤網站就看看投放能不能吸引來用戶詢盤提交,而對于電商網站的前期轉化,我目前是引到亞馬遜平臺上測試轉化(聯盟營銷方式)。
一旦前期測試沒什么問題,那后面便可以投入資源在這個關鍵詞上下功夫了。
提到付費投放,我之前在網站上用得很少(基本沒用),因為自己的業務基本不怎么缺流量,日常自然流量來的詢盤完全能養活團隊。
但是這段時間在測試環節上深度體驗完付費的優勢之后,我后續會將其作為測試階段的常規手段了。
主要還是因為確實節省時間,以往通過自然搜索方式需要個把月才能知道這個產品能不能做,但是現在基本一個星期左右就能知道這種方式能不能玩。
好好整理幾組關鍵詞,然后設計幾種不同落地頁,相互搭配測試后便大體能知道結果了。
反正自然流量與付費投放各有優劣,控制好投資回報,搭配著去做唄。
另外從上個月開始就有在利用閑散時間,學習谷歌廣告里面的那個 Scripts 功能,好在現在有 AI 老師的幫助,幫我解決了很多攔路虎,后面有新的進度再慢慢分享。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