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剛過,出入境數據便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端午節假期入境外國人中,適用免簽政策入境 23.1 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 59.4% 。與此同時,攜程數據表明,端午假期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近九成。一時間,“入境游” 熱度飆升,成為眾人熱議焦點。這背后,中國多方面免簽增至 47 國的政策發揮了關鍵作用。從旅游市場的火熱,我們不禁要問,免簽 “朋友圈” 如此大規模的擴容,究竟釋放了哪些信號?又將給中國在文化、經濟、國際合作等領域帶來怎樣深刻的影響呢?
政策新動態
為促進中外人員友好往來,中國政府自 2025 年 6 月 9 日起,對沙特阿拉伯、阿曼、科威特、巴林四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試行期截至 2026 年 6 月 8 日。在此期間,上述四國公民若來華從事經商、旅游觀光、探親訪友、交流訪問、過境等活動,且停留時間不超過 30 天,可直接免辦簽證入境中國。
(圖片素材來自中國政府網)
這一舉措意義非凡,它使得中國單方面免簽國家數量一舉擴展至 47 國。回顧 2018 年,中國已與海合會成員國阿聯酋和卡塔爾達成全面互免簽證協定 ,此番將沙特、阿曼、科威特、巴林納入免簽范疇,標志著中國成功實現對海合會國家免簽的全面覆蓋。這不僅是中國簽證政策的重大突破,更是中國持續深化對外開放、積極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的有力見證,為中國與海合會國家在各領域的深度合作搭建了更為便捷的橋梁 。
政策積極影響
一、拉動旅游經濟
數據是免簽政策拉動旅游經濟最有力的證明。攜程數據顯示,自免簽政策逐步推進以來,今年一季度平臺上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100%,其中沙特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35%?。大量外國游客的涌入,帶動了全鏈條旅游消費。以熱門旅游城市成都為例,外國游客在品嘗麻辣鮮香的火鍋、購買熊貓文創產品,以及入住特色民宿等方面消費熱情高漲。外國游客的消費不僅讓當地餐飲、住宿、購物等行業生意火爆,還帶動了交通、娛樂等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二、推動國際合作
在國際合作層面,免簽政策成為了吸引外國企業參與中國活動的“引力場”。進博會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免簽政策實施后,吸引了更多外國企業參展。德國一家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免簽政策讓他們的參展團隊無需為簽證手續奔波,能夠更專注于展會籌備和業務洽談。在進博會上,該企業與多家中國企業達成合作意向,計劃在智能制造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此外,免簽政策也為各國間的投資合作創造了便利條件,越來越多外國投資者來華考察項目,尋求合作機會,推動了國際資本的流動和產業的協同發展。
三、對外貿的積極影響
1.降低商務成本
簽證辦理曾是橫亙在中外商務往來間的“阻礙”,如今免簽政策徹底打破了這一困境。以沙特商務人員為例,過去辦理來華簽證,從準備材料到拿到簽證,往往需要數周時間,還需支付一定費用。現在,沙特商務人員憑借免簽政策,可在短時間內快速來華。在一次緊急的石油設備采購洽談中,沙特采購團隊迅速抵達中國企業總部,與技術人員面對面溝通產品需求、性能參數等細節,高效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及時敲定訂單,抓住了市場機遇,大幅提升了商務合作的效率,也降低了時間和經濟成本。
2.拓展貿易機會
拉美五國免簽后,巴西的農產品企業率先受益。巴西作為全球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國,大豆、牛肉等產品在中國市場需求旺盛。免簽政策實施后,巴西農產品企業代表頻繁來華,深入走訪中國各地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工企業。他們與中國采購商直接接觸,詳細了解中國消費者對農產品品質、包裝、口味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基于這些深入交流,巴西企業調整產品策略,推出更符合中國市場的農產品,使得巴西對華農產品出口量顯著增加,進一步拓展了貿易規模,實現了雙方貿易的互利共贏。
3.加強產業合作
海合會國家在能源領域技術先進,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開發經驗和先進技術。免簽政策為中國與海合會國家在能源技術交流與合作方面架起了“高速通道”。中國企業與沙特、阿聯酋等國企業頻繁互訪,共同探討新能源開發、油氣資源高效利用等領域的合作項目。雙方企業組建聯合研發團隊,在提高石油采收率技術、太陽能光伏技術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究,推動了中國能源產業的技術升級和創新發展,也為海合會國家能源產業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新路徑,實現了產業合作的深度融合與共同進步。
往期文章推薦:
專注外貿領域知識分享
●WhatsApp終極使用攻略:發現一切功能、技巧和隱秘功能
關注外貿獨立站全球營銷,分享更多外貿干貨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