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運代理領域涉及諸多基本術語,主要有 EXW、FCA、FAS、FOB、CFR、CIF、CPT、CIP、DAF、DES、DEQ、DDU、DDP 這十三種。從左至右觀察,賣方所承擔的義務逐步增大,相應地,買方的義務則逐漸減小。換言之,在這一系列貿易術語當中,EXW 術語下賣方承擔的責任最為輕微,而 DDP 術語下賣方承擔的責任最為重大。

      一、EXW(工廠交貨)


      此術語意味著當賣方在其所在地或者其他特定的地點(例如工場、工廠或者倉庫)把貨物交由買方處置之時,便完成了交貨流程。在此情況下,賣方無需辦理出口清關手續,也不必將貨物裝載到任何運輸工具之上。EXW 無疑是賣方承擔責任最小的術語。

      二、FCA(貨交承運人)


      賣方只需將貨物在指定的地點交付給買方指定的承運人,并且辦理好出口清關手續,即可完成交貨。需要強調的是,交貨地點的選取對于在該地點進行裝貨和卸貨的義務有著重要影響。FCA 術語可應用于各種運輸方式,其中包括多式聯運。

      三、FAS(船邊交貨)


      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將貨物放置到船邊,即宣告完成交貨。從此時起,買方必須承擔貨物滅失或損壞的一切風險。

      四、FOB(船上交貨)


      其表述形式為貨物名稱+貨物數量+單價+FOB+裝運港。風險轉移節點是貨物越過船舷之時。倘若貨物尚未越過船舷,責任應由賣方公司承擔。例如在吊運過程中,若吊桿斷裂,水泥未落入大海而是掉落在船板上,此時風險便轉移給買方,相應的責任也應由買方公司承擔。

      五、CFR(成本加運費)


      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賣方即完成交貨。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然而,交貨后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以及因各種事件產生的任何額外費用,將由賣方轉移至買方。該術語僅適用于海運或內河運輸。倘若當事各方無意在越過船舷時交貨,則應采用 CPT 術語。

      六、CIF(成本、保險費加運費)


      在裝運港,當貨物越過船舷時,賣方即完成交貨。此術語僅適用于海運和內河運輸。若當事方無意在越過船舷時交貨,則應使用 CIP 術語。

      七、CPT(運費付至)


      賣方向其指定的承運人交貨(即貨交承運人),但賣方還需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自此,買方承擔交貨之后的一切風險和其他費用。


      八、CIP(運費和保險費)


      賣方向其指定的國際貨代交貨,同時賣方還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目的地的運費。也就是說,買方承擔賣方交貨之后的一切風險和額外費用。該術語可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

      九、DAF(邊境交貨)


      當賣方在邊境的指定地點和具體交貨點,在毗鄰國家海關邊界前,將仍處于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給買方處置,并且辦妥貨物出口清關手續但尚未辦理進口清關手續時,即完成交貨。

      十、DES(目的港船上交貨)


      在指定的目的港,貨物在船上交給買方處置,但不辦理貨物進口清關手續,賣方即完成交貨。只有當貨物經由海運或內河運輸或多式聯運在目的港船上交貨時,才能使用該術語。

      十一、DEQ(目的港碼頭交貨)


      其含義與 FCA 類似,即賣方只要將貨物在指定的地點交給買方指定的承運人,并辦理了出口清關手續,即完成交貨。同時,交貨地點的選擇會對在該地點裝貨和卸貨的義務產生影響。此術語可用于各種運輸方式,包括多式聯運。


      十二、DDU(未交稅交貨)


      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將貨物交給買方處置,不辦理進口手續,也不從交貨的運輸工具上將貨物卸下,即完成交貨。該術語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但當貨物在目的港船上或碼頭交貨時,應使用 DES 或 DEQ 術語。

      十三、DDP(完稅后交貨)


      賣方在指定的目的地,辦理完進口清關手續,將在交貨運輸工具上尚未卸下的貨物交與買方,從而完成交貨。由于在 DDP 術語下賣方承擔最大責任,所以若賣方不能直接或間接地取得進口許可證,則不應使用此術語;若當事方希望買方承擔進口的風險和費用,則應使用 DDU 術語。該術語同樣適用于各種運輸方式,但當貨物在目的港船上或碼頭交貨時,應使用 DES 或 DEQ 術語。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貨運術語:


      FOB(離岸價):指賣方將貨物交至指定港口,并負責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只。


      CIF(成本保險加運費):賣方負責貨物運費和保險費,但風險在貨物交付給船運公司后轉移給買方。


      EXW(工廠交貨價):買方負責從賣方的工廠或倉庫取貨,并承擔運輸和保險費用。


      B/L(提單):由船運公司發出的收據,證明貨物已經裝船。


      Teu(二十英尺等效單位):用于衡量集裝箱船的載貨量。


      LCL(拼箱):不足一整箱的貨物可以與其他貨物共用一箱運輸。



      FCL(整箱):指的是一整個集裝箱的貨物。


      Demurrage(滯期費):當貨物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被取走,倉庫或港口會收取的額外費用。


      Detention(扣留費):當集裝箱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被返回給船公司,會收取的額外費用。


      Incoterms(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由國際商會制定的一套定義國際貿易中貨物交貨條件的規則。


      AWB (Air Waybill): 空運提單,由航空公司或其代理人發出的貨物運輸憑證。


      CBM (Cubic Meter): 立方米,貨物體積的計量單位。


      ETA (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預計到達時間。


      ETD (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 預計離開時間。


      POD (Port of Discharge): 卸貨港,也就是貨物的目的地港口。


      POL (Port of Loading): 裝貨港,也就是貨物的出發地港口。


      T/T (Transit Time): 運輸時間,從裝貨港到卸貨港的預計時間。


      NVOCC (Non-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 無船公共承運人,沒有船只但提供海運服務的貨運代理。




      RO/RO (Roll-On/Roll-Off): 滾裝船,車輛可以直接開上開下的一種貨船。


      Bulk Cargo: 散貨,不需要包裝就可以直接裝在船艙內的貨物,如煤、礦石等。


      Breakbulk Cargo: 分散裝貨,一種既不是集裝箱貨物,也不是散貨的貨物,如鋼材、木材等。


      Cross Docking: 貨物在中轉站進行重新分配和裝載,然后直接發往目的地,無需進入倉庫存儲。


      Deadhead: 運輸工具返回原地或前往下一目的地時未裝載貨物的狀態。


      Intermodal: 指通過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輸方式進行的貨物運輸,如海運和公路運輸的結合。


      Pallet: 托盤,用于集中放置貨物,便于貨物的搬運和運輸。


      SLC (Shippers Load and Count): 發貨人裝貨并計數,發貨人負責裝箱并確認貨物數量。


      BAF (Bunker Adjustment Factor): 燃油附加費,由于燃料價格波動而產生的額外費用。


      CAF (Currency Adjustment Factor): 貨幣調整因子,用于彌補匯率變動帶來的成本差異。


      DDU (Delivered Duty Unpaid): 到達指定地點(未繳關稅),賣方負責將貨物運送到買方指定的地點,但買方負責支付進口關稅。


      DDP (Delivered Duty Paid): 到達指定地點(已繳關稅),賣方負責將貨物運送到買方指定的地點,并負責支付進口關稅。


      DR (Dock Receipt): 碼頭收據,確認貨物已經交給運輸公司的證明。


      FEU (Forty-Foot Equivalent Unit): 四十英尺等效單位,用于衡量集裝箱船的載貨量。


      GRI (General Rate Increase): 一般運費提升,運輸公司公布的運費提升。


      HAWB (House Airway Bill): 分運單,當多個小批量貨物集中為一票時,每個貨物會有一個分運單。


      MAWB (Master Airway Bill): 總運單,當多個小批量貨物集中為一票時,整個貨物會有一個總運單。


      IPI (Inland Point Intermodal): 內陸點之間的多式聯運,從海港到內陸點的運輸。


      OOG (Out of Gauge): 超出規格,指的是超過標準集裝箱尺寸的貨物。


      OTI (Ocean Transportation Intermediary): 海運中介,提供貨物運輸和相關服務。


      Reefer: 冷藏集裝箱,用于運輸需要冷藏或冷凍的貨物。


      W/M (Weight or Measure): 重量或者尺度,計費時按照重量或者尺寸中較大的一方計算。


      Backhaul: 運輸工具返回運輸或前往下一目的地時,攜帶的貨物。




      Bill of Lading (BOL): 提單,是承運人或其代理人簽發的證明貨物已收到并承諾運送到目的地的文件。


      Cartage: 本地運輸,通常指的是短途運輸。


      Consolidation: 合并,將多個較小的貨物合并成一個大貨物進行運輸,以提高運輸效率。


      Deconsolidation: 拆分,將一個大貨物分拆為多個較小的貨物。


      Freight Forwarder: 貨運代理,為貨物的發送者或接收者提供運輸服務。


      High Cube: 高立方集裝箱,比標準集裝箱更高。


      Inbound: 進口,指的是貨物從外地運輸到本地。


      Outbound: 出口,指的是貨物從本地運輸到外地。


      Line Haul: 長途運輸,指的是貨物從一個城市運輸到另一個城市。


      LTL (Less than Truckload): 零擔運輸,當貨物數量不足以裝滿一整個運輸工具時,可以選擇零擔運輸。


      FTL (Full Truckload): 整車運輸,指的是貨物數量足以裝滿一整個運輸工具。


      P&D (Pickup and Delivery): 取貨和送貨,指的是從發貨人處取貨并送到接收人處。


      Gateway: 門戶,指的是主要的入口和出口點,如主要的海港或機場。


      Transloading: 轉運,指的是將貨物從一個運輸工具轉移到另一個運輸工具。


      Track and Trace: 跟蹤和追蹤,指的是通過系統跟蹤和追蹤貨物的運輸情況。


      在與客戶溝通運費和貨運細節時,你需要保持清晰和準確。你可以先了解客戶的需求,比如他們的貨物類型、目的地、預算等,然后根據這些信息提供最適合他們的運輸方案。在解釋費用時,要詳細列出每一項費用的內容和金額,避免產生誤解。如果客戶對某些術語或費用不理解,你需要耐心解釋,并提供相關的參考資料。


      請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見的貨運術語,實際上,貨運業務中的術語遠不止這些。你需要對這些術語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有效地與客戶溝通。



      聲明:本平臺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網絡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

      每天十分鐘,詢盤來得很輕松!



      END




      外貿加油站
      ID:ChinaForeignTrade

      您想學習更多相關外貿知識嗎?外貿加油站每天為您更新外貿干貨,外貿常識,外貿技巧,網絡營銷,企業風采等。歡迎您的加入!微信號:ChinaForeignTrade


      外貿加油站
      互聯網/外貿干貨/外貿技巧
      關注



      外貿加油站ChinaForeignTrade

      互聯網 | 外貿干貨 | 外貿技巧

      長按二維碼關注


      點贊(0)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