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天,沒去上班。上午去醫院給跟腱拍了個片子,下午又躺著刷了部電影,所以今天就隨便聊聊一個我弄不太明白的商業案例。
之前在亞馬遜美國站調研的時候發現了 TYPE C 充電線這款產品,我知道這種 3C 類目的競爭很激烈,不亞于服飾品類。這個案例我搞不明白的是價格這么低,賣家是真的在賺吆喝嘛!

這款產品是中國賣家做的,價格是我看到的目前在平臺上的最低價,也是“Amazon Choice”產品,使用官方的利潤計算器算下產品的成本情況(如下圖)。

產品售價 5.59 美金,其中亞馬遜傭金 1.83 美金,亞馬遜尾程配送費 3.22 美金,月度倉庫費平均下來是 0.01 美金,這三個費用一除,留給賣家的就僅僅剩下 0.53 美金,換算成人民幣也就 3.71 人民幣(匯率按 7 計算)。
但是這 3.71 人民幣覆蓋得了產品出廠成本、頭程運費、營銷推廣費、退貨貨損費嗎?很顯然,不能的。
所以很納悶賣家靠什么賺錢,畢竟沒有人會去做賠本買賣。
賣這個價格,去站外做營銷基本不可能了,像 SlickDeal、KinjaDeal 這些平臺要求的折扣都比較高,目前這種情況再去做站外營銷的話就是虧上加虧了。
但這位賣家肯定不是慈善家給老外送福利,他的運營模式我一直沒看明白。
你要說,新產品通過前期低價營銷,大量放量,等產品評價與權重都上來后再慢慢提價,這種白帽打法我能理解。或者這款 5.59 美金的產品當做流量款產品,再通過其他變體產品作為利潤款產品來獲利,這種模式我也能理解。
但截圖里的這款產品都不符合這兩種運營模式啊。
但是這位賣家敢這么賣,恰恰說明他有很大的把握在虧錢之后能夠把錢賺回來,或者通過其他的模式來賺錢,但是具體怎么賺我沒有看得很明白。
那來猜一下。
以前看過一個故事,張三有次去看耍猴的玩猴把戲,這個人表演跟別人不一樣,他上來就直接先抽猴一鞭子,上來就將猴激怒。猴心想 TMD 不給我吃的就算了,還敢打我,干你丫的。于是猴子直接就跟這個耍猴人打架,把他打的頭破血流,滿臉是血,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接著這個耍猴人開始跟觀眾討要門票錢,大家都看到了實在是太慘了,心生憐憫,且被這種緊張氣氛所感染,便紛紛掏腰包。
這種『狠活』玩法是不是跟案例里的這位賣家有一點點像呢?
先用白帽的低價玩法,將鏈接權重做起來,將產品評價做起來,這樣能穩定的保證每天的訂單量。不明就里的人看到的是這位賣家每天都是在虧本賺吆喝,但實際上這個鏈接每天的訂單量很穩定,且單量在不斷上漲,不斷在壟斷充電線的市場份額。
他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贏利路徑?
比如,他是一名工廠型賣家,他的目標就是訂單量,通過整柜出貨的方式走量,再通過出口退稅的玩法來獲取補貼,從財務層面上進行降維打擊。
比如,他有資本支持,前期先通過燒錢玩法來打響品牌知名度,后期再通過品牌流量來售賣其他利潤款產品,也屬于從財務層面上進行降維打擊。
等等等等。
如果有懂的朋友,能不能聊聊?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DLZ123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版權為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作者 )

網站運營至今,離不開小伙伴們的支持。 為了給小伙伴們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和資源的對接,特地開通了獨立站交流群。
群里有不少運營大神,不時會分享一些運營技巧,更有一些資源收藏愛好者不時分享一些優質的學習資料。
現在可以掃碼進群,備注【加群】。 ( 群完全免費,不廣告不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