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周做的都是一些維護性質的工作,沒什么特別好輸出的。但還是想寫寫兩件事,其一是本周開發的一個小腳本,其二便是如何克服長期寫作過程中的懈怠感。

      直奔主題。

      因為目前我還是處于 SOHO 的狀態,所以對于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對于工作效率的提升特別著迷。五月份,我有在文章中說,下一階段我的主要工作任務便是全力向 AI 轉向。好在經過兩個月時間的實踐,已經能將 50% 左右的工作全部交給 AI 了。

      簡單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總結起來就兩點。一方面是將流程化、固定化的工作全部用腳本軟件替代;另一方面,便是那些不能流程化的工作,盡量減少人工的干預。

      各舉一個例子。

      比如像社交媒體的發布,這便是流程化的工作,工作的內容、步驟、細節等等基本都是固定的。這也就表明,這種類型的工作完全可以使用腳本,或者其他類型的軟件來幫我們做,盡最大的努力來降本增效。

      而且,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我也是這么做的。像 Instagram、Pinterest 等等社交媒體貼文的發布,我自己都有開發出相應的腳本,來協助我批量化操作。

      或許你會說,你自己會技術,做這些開發工作當然可以,像那些不會技術的朋友怎么辦?

      說實話,技術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思維。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這種類型的自動化軟件,免費的、收費的選擇都很多,就看你自己懂不懂得用。

      至于那些不能流程化的、需要加入自己經驗的工作,我的做法是盡量減少人工的干預。比如,這周寫的那個腳本,就是利用 ChatGPT 來幫我生成文章,初稿完工后再人工潤色(文案、SEO 埋詞與檢查)一下發布。當然,最基礎的內容還是基于之前在知識星球做的那份 ChatGPT 生成文章的 SOP。

      所以,盡最大可能將自己的精力從那些重復性的工作中抽離出來,或者說盡最大努力將自己的工作流程做成一個產品。我想,只有這樣的團隊才能具有真正的戰斗力,老是做一些重復性的、低技術門檻的工作并沒什么意義。

      接著,聊聊長期堅持日更寫作過程中的懈怠問題吧。

      從二月初堅持日更至今,160 篇文章、16 萬字肯定是有了。起初,文章沒有人看的時候,堅持的主要動力是想著把這個賬號做起來。后來,賬號的粉絲數量、文章的閱讀數量慢慢起來后,堅持的主要動力便是將“日更”的這份初心繼續保持下去。

      但是,這個過程不可避免會出現懈怠的問題。就比如現在,16 號的凌晨兩點鐘,在寫這篇周復盤文章。說實話,我真的 TMD 不想寫,就想躺著看會球賽。但沒辦法,日更這個習慣已經養成了,就算是水一篇文章,也要將這個事情做完。

      以我現在的認知,其實并不知道這么做對不對。但不管怎樣,先做了再說。且一想到,我每輸出一篇文章,便是一次知識體系的重塑,或者說溫故知新一點新玩意兒,便覺得這個過程就蠻有意思。

      且我已經在知識星球中,開始重構 NICHE 與 SEO 的相關知識體系。這么一想,怎么著都要將這份工作做下去。至于輸出這個過程中得到的名利,便都要靠邊站了。

      以上。


      點贊(9) 打賞

      評論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服務號

      訂閱號

      備注【拉群】

      商務洽談

      微信聯系站長

      發表
      評論
      立即
      投稿
      返回
      頂部